beplay平台入口beplay手机端治疗神经性皮炎60例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0) 王文惠,徐保来①,栾一②
关键词 神经性皮炎;中医药疗法;beplay平台入口beplay手机端
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苔藓,是 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 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摄领疮”或“顽癣”。本病为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因剧烈瘙痒、反复发作而影响患者的 日常生活。笔者自2006年10月~2007年8月应用beplay平台入口beplay手机端治疗神经性皮炎60例,取得了 比较满意的疗效,并与用0.05%卤米松乳膏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两组120例均为皮肤科门诊病人。
且两组患者皮疹主要分布于四肢、颈项、躯干等处,皮损面积均不超过体表面积的5%。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37.5;平均病程1.5年。对照组60例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6.9岁;平均病程1.7年。两组年龄、性别及皮损严重程度等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依据 根据文献[1]和临床症状而确诊为局限
性神经性皮炎。
1.3 入选标准 1个月内未系统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或
免疫抑制剂;2周内未外用糖皮质激素;皮损表面无糜烂及渗出;无药物接触过敏史。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首先洗净患处,然后将beplay平台入口beplay手机端涂
于患处一薄层,并反复按擦数次,使药物充分沾在皮肤上,每日2次。对照组将0.05%卤米松乳膏薄薄地、均匀地涂抹于患处,轻揉片刻,每日早、晚各1次。两组治疗期间均不使用其他药物,且用药不超过3周,疗程结束后,观察并记录皮损及瘙痒的改善程度。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方法 参照文献[2]分别对患者的皮损与自觉症状进行评分。皮损按0~4级评分法评分:0级为无皮损;1级为大丘疹;3级为轻度苔藓样变;4级为重度苔藓样变。瘙痒的程度按0~4级评分法评分:0级为无症状;1级为轻微瘙痒;2级为中度瘙痒,但不影响工作、睡眠;3级为重度瘙痒,影响工作、睡眠;4级为严重瘙痒,基本呈持续性。疗程结束后计算疗效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
3.2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3.3 疗效标准 根据疗效指数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级。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X100%。痊愈:疗效指数≥90%,瘙痒消失;显效:疗效指数≥60%,但<90%,瘙痒明显减轻;有效:疗效指数≥20%,但<60%,瘙痒减轻;无效:疗效指数<20%,瘙痒无改善或加剧。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例数的百分比进行计算。
3.4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愈显率%
治疗组
对照组
60
60
25(41.67)
22(36.67)
28(46.66)
27(45.00)
7(11.67)
11(18.33)
0
0
88.33*
81.67
3.5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全身不良反应,仅治疗组1例、对照组3例首次外用时局部出现刺激反应,但均为一过性,不影响治疗。
4 讨 论
神经性皮炎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临床表现主要为皮损苔藓样变和剧烈瘙痒,治疗困难且容易复发,往往需要长时间用药。0.05%卤米松乳膏(商品名:澳能,香港澳美制药有限公司)为强效糖皮质激素药物之一,与传统的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相比,具有快速显著的抗炎、抗过敏、抗表皮增生及止痒等作用。本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总效率为81.67%,与夏育民等[3]报告的结果一致,但其长期应用可能出现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皮肤感染等不良反应,这些副作用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和患者。
中医认为,神经性皮炎是 因脾经湿热,肺经风毒,客于肌肤腠理之间,兼感风湿热邪所致。热盛则肌肤起瘰,风盛则明显瘙痒,湿性粘腻,故时起时伏,缠绵不愈[4]。beplay平台入口beplay手机端(清华紫光beplay体育手机版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是一种纯中药外用制剂,由蜈蚣、蛇床子、硫磺、浙贝母、青黛、黄柏、山慈菇、五倍子、冰片、荆芥、莪术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软坚散结、活血祛风、抗炎抑菌之功效。本临床观察中,beplay平台入口beplay手机端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总有效率88.3%,与0.05%卤米松乳膏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笔者认为beplay平台入口beplay手机端是一种纯中药制剂 ,且止痒迅速,疗效肯定,长期应用无毒副作用,患者易接受,不失为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一种理想外用药物,尤其适用于不愿意长期长使用糖皮质激素和使用糖皮质激素疗效不满意的患者。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4-125.
[2] 郭志丽,顾军,温海,等.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5):331.
[3] 夏育民,李漫莉,徐刚.卤米松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10):635.
[4] 北京中医医院,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第2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0.
(收稿日期:2008-01-20)